毛乌素沙地是这样变绿的

  • 2020-12-02 11:52:45
  • 来源:(深度观察)

毛乌素沙地是这样变绿的(深度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网

发布时间:12-0209:46

来源:人民日报

陕西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张应龙(左)在查看水量平衡观测设施。 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陕西榆林市镇北台裸露土地全面绿化,树林环绕。 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当地群众正忙着插柳条打沙障、防沙治沙。 刘毅摄

连绵的樟子松、沙柳、柠条、花棒生机盎然,蔚蓝的天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清新的空气让人忍不住畅快地来上几个深呼吸……

这里是毛乌素沙地?脚底时而踩出的黄沙以及远处的沙丘提醒我们:是的,没错。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横亘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南部、陕西省榆林市北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东北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毛乌素沙地总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鄂尔多斯市占68.9%,榆林市占28.4%。

近年来,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全面好转。统计数据表明,鄂尔多斯市的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已达七成,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沙尘天气大幅减少,毛乌素沙地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

越来越绿的毛乌素沙地,究竟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是怎样产生的?除了人们的努力,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趋势带来了多大影响?在毛乌素沙地,记者深入探访,寻找答案。

持续奋斗,坚韧不拔

“这辈子宁肯种树治沙累死,也不能让风沙给欺负死”

蓝天白云、绿树黄沙之间,穿红色上衣的殷玉珍分外显眼。

“这儿以前是一片沙漠,现在站在梁上,一眼望不到边都是我的林子,都是我的‘孩子’。”在一个大沙梁上,殷玉珍指着周围的大片林子对记者说。她把这个沙梁称为“希望梁”。

这里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1985年,殷玉珍从陕西靖边县嫁到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的这个穷沙窝。黄沙漫漫,荒凉一片,最近的一户人家在5公里之外。

“别让沙子把我们埋了!这辈子宁肯种树治沙累死,也不能让风沙给欺负死!”殷玉珍和丈夫白万祥打定主意,用家中仅有的一只羊,换回了第一批600棵树苗。好不容易栽下去,一场大风刮来,树苗几乎全被拔光。他们没有放弃,咬牙坚持治沙造林。

树木,一株一株增加,绿色,一片一片蔓延。今年春季,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殷玉珍和白万祥栽下6万多棵樟子松等树木,将2000多亩退化的杨树更新换代。寒来暑往,历经艰辛,他们把6万多亩荒沙变成了生态庄园。“现在,风吹来只见树枝摆动,不见起尘。”殷玉珍说。

随着草木越来越茂盛,如今殷玉珍“最愁的事是防火”。而在以往,她和乡亲们最为发愁的事无疑是防风沙。

“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这首歌谣,曾经是毛乌素沙地恶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实际上,毛乌素沙地并非自古以来就是荒芜之地,1000年前也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然而,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滥伐、垦荒、过度放牧……在这些因素叠加影响下,毛乌素地区逐渐荒漠化,广袤绿地变成茫茫沙海。

新中国成立后,对防沙治沙高度重视,颁布施行《防沙治沙法》,制定《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相继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接连启动。

困难面前不低头,誓把沙地变绿洲。在毛乌素沙地,一场抵御风沙危害的攻坚战打响了!

殷玉珍所在的乌审旗,正是主战场之一。“毛乌素沙地近1/3的面积位于乌审旗境内。”旗委书记额登毕力格说,上世纪50年代,乌审旗荒漠化、沙化土地达90%以上,森林覆盖率仅为2.6%,漫漫黄沙无情地吞噬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一定要让绿色赶走黄沙!”乌审旗干部群众把“绿色乌审”作为奋斗目标,持续推进治沙造林。殷玉珍、宝日勒岱、谷起祥、十三姐妹、吉日嘎拉、乌兰陶勒盖治沙站……乌审旗涌现出一大批远近闻名的治沙模范。

“现在,全旗千亩以上造林大户达214户,植被覆盖度达到80%,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的转变。”额登毕力格说。

“过去这里生态不好,沙化严重,从我的祖父开始种树治沙,现在有几万株树木,大部分草场种有柠条、苜蓿,基本上没有沙可治了。”乌审旗苏力德苏木通史嘎查蒙古族牧民青克乐对记者说。

青克乐家自己有草场3200多亩,还流转其他牧民的草场4000多亩,划分为几块实施轮牧、保护草原,饲养着鄂尔多斯细毛羊和优质肉牛。越过越滋润的日子,让50岁的青克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我的名字‘青克乐’是幸福快乐的意思,长辈们的愿望实现了。”他说。

“守住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我思摸着咋个能从沙漠里刨出金疙瘩,再把钱投到种树上来。”殷玉珍成立了内蒙古绿洲治沙造林有限公司,建起了“玉珍生态园”,调整树种结构,种植桃、杏、玉米、西瓜、小米等,将治沙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结合起来,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链。

“今年秋天收了1万多斤小米,不上化肥、农药,1斤卖50块钱。现在一年的总收入有百十来万,过去的沙窝窝,变成了金窝窝!”殷玉珍笑容灿烂。

尊重自然,科学治沙

“科学研究、科技支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57年建园时,这里全是流动沙地,植被盖度仅为1.8%,只有20多种植物。”和记者一起穿行在陕西省榆林市红石峡沙地植物园,省林科院治沙研究所所长石长春感慨万千。

环顾四周,樟子松高大挺拔,灌木杂草郁郁葱葱。“经过几代人60多年艰苦奋斗,这里现在已全部改造为固定沙地,这个园子成为我国沙旱生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目前保存超过500种优良固沙植物,形成乔灌草结合、针阔混交的稳定林分,森林覆盖率达到67%。”石长春说。

在沙地植物园,近千亩樟子松防护林牢牢锁住沙丘。让人有些意外的是,这些固沙卫士是来自我国东北地区的“外来户”。

“这片樟子松林,是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引进并育苗后,1964年栽植到这里的,和我‘同龄’。”陕西省林科院治沙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史社强说。

18岁参加工作以来,史社强“一直在和树打交道”。“经过多年研究,我们逐步掌握了樟子松育苗、造林的成熟技术,樟子松当年造林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他说。

经过不懈努力引种成功的樟子松,填补了毛乌素沙地缺少常绿树种的空白。从1997年开始,樟子松引种造林技术在西北地区大面积推广,仅榆林沙区就累计保存成片樟子松林156万亩。樟子松寿命可达百年以上,四季常青,耗水较少,防风固沙效果好,已成为半干旱区治沙造林的“沙漠之星”。

飞机飞播技术,在毛乌素沙地治理中功不可没。上世纪60年代,陕西省林科院治沙研究所在全国首创飞播治沙技术,用24年的时间攻克了这一难关。

“榆林市是我国最早开始治沙的地方之一。1959年中科院榆林治沙站成立,研究的很多技术、知识进入了教科书。”石长春说,“防沙治沙不能蛮干,科学研究、科技支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登高望远,满眼青翠。榆林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大片生机勃勃的人工林覆盖了曾经的荒漠。

在新建成的森林防火瞭望台上,谈起这片林子,张应龙打开了话匣子。在他看来,这满目绿色的艰难营造和长久维持,都离不开科技的加持。

张应龙是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2003年,他带着全部身家300多万元,一头扎进毛乌素沙地,承包荒沙地,治沙造林,开展科研。

“协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西北大学等单位进行科研合作,还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张应龙介绍。种植长柄扁桃等生态经济林、促进林下牛肝菌等食用菌天然生长、“种九留一”……张应龙和同事们不断探索治沙用沙新方式,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利用。

17年来,张应龙和同事们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8万亩,这一带的林草综合植被盖度从3%提高到65%。

“在年降雨量不平衡的情况下,这片林子能不能维持50年?怎样用微生物把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加以分解,为林子增加养分?针对这些前沿课题,协会和专家学者正加紧攻关。”张应龙说,“水分平衡问题的研究,准备做8年时间。”

在毛乌素沙地治理实践中,多项治沙科技成果持续应用、改进,使得生产更好地发展、生态不断地改善。

“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由于风沙侵袭,榆林市曾被称为“驼城”。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市林木覆盖率只有0.9%,如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2225万亩沙化土地基本上得到了治理,其中的860万亩流沙全部被固定和半固定,明沙已经难觅踪影。

“历史上,毛乌素沙地风沙南侵,榆林城曾经3次南迁,风沙威胁人民的生产生活,留下‘榆林三迁’的故事。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持之以恒地防沙治沙,如今绿色不断向北面的沙地扩展。”石长春说。

气候变化,助力增绿

“我国西北地区近年来气温偏高、降水量增加,有利于植被的恢复”

记者采访的多位气象、林业、农业专家分析认为,毛乌素沙地“绿进沙退”,除了长期坚持不懈植绿治沙这个主导因素,也存在近些年来气象条件较好的有利影响。

毛乌素沙地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一般在200至450毫米之间,为半干旱地带。近年来,这一区域的气温呈波动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看气温——毛乌素沙地的气温,近几十年来呈波动升高趋势。

鄂尔多斯市气象台气象服务工程师全宇指出:“以毛乌素沙地腹地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气候站资料为例,2010年至2019年这1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达到7.2摄氏度,比上世纪70年代上升了0.9摄氏度。”

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中心副主任王钊介绍:“根据毛乌素沙漠南缘12个气象站1971年至2019年的气温统计资料分析,近50年,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区年均增温0.03摄氏度。2000年以前,这个地区年平均温度为9.3摄氏度,2000年以后升温更明显,2000年至2019年的年平均温度为10.1摄氏度。”

看降水——2000年以来,毛乌素沙地整体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2000年至2019年,当地降水量平均每年增加5.7毫米。虽然毛乌素沙地区域内不同地点的年均降水量差异较大,但大部分地区都呈增多趋势。”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中心首席钱拴表示。

钱拴说,其中降水量增加比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毛乌素沙地的东部和南部,即鄂尔多斯市的东部和东南部以及榆林市的北部,平均每年增加5至12毫米。而毛乌素沙地的西部降水增加较少,包括鄂尔多斯市西部和盐池县,降水量平均每年增加1至5毫米。

王钊表示:“根据统计数据,近50年,毛乌素沙地南缘年平均降水量为425毫米。上世纪80、90年代降水量波动较为平缓,1991年至2000年降水明显偏少,2000年以后整体增加。2016年、2017年降水量在近50年里排在前两位,其中2017年降水量达到637毫米,2016年降水量为583毫米。”

“近20年来,我国北方主要沙尘源区的降雨量,平均增加了20%左右。我国西北地区近年来气温偏高、降水量增加,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一级调研员潘红星对记者说。

绿色增多了,风沙减少了。

毛乌素沙地南缘12个气象站的监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9年这20年,沙尘天气发生次数呈明显减少趋势。2012年出现2次沙尘暴,2017年、2019年各出现1次沙尘暴,2014年至2016年、2018年没有出现沙尘暴。

生活在涵盖近70%毛乌素沙地的鄂尔多斯市,全宇对沙尘天气的减少深有感触。“听长辈们说,以前经常有大风沙,一刮起来根本睁不开眼,但是近些年明显好多了。”全宇说,“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鄂尔多斯市年平均扬沙日数从55天减少到11天,年沙尘暴日数从18天减少到1天。2015年至今,鄂尔多斯市已经连续5年没有出现沙尘暴天气。”

专家指出,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存在一定关联。植树造林种草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在增加相对湿度、增加局地降水和提升气候舒适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气象观测数据表明,近百年来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北方地区增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增温速率又大于东部地区。”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黄磊介绍。

研究表明,伴随着全球变暖,一些地区的水循环发生变化。“降水量变化虽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但总体而言,西北地区夏季的总降水量、降水天数和强降水(日降水量大于25毫米)的强度,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黄磊说。

“人努力”和“天帮忙”形成叠加效果、良性循环,毛乌素沙地越来越绿意盎然。“根据专家研究,气象因素在毛乌素南缘生态改善中贡献约占三成。”王钊说。

巩固成果,持之以恒

“毛乌素沙地治理,仅仅是刚走过了用灌木等拴住流沙的初级阶段”

榆林市红石峡沙地植物园里,枝繁叶茂的樟子松林中,有两棵1米来高的小樟子松引人注目,它们被枝条编成的筐保护着,防止野兔等伤害。

“这是2010年自然生长出来的樟子松。像这样自然生长的小树苗已有100棵,意味着这片樟子松林开始实现自然更新了。”史社强说。

毛乌素沙地的不少地方,已是满目葱绿、生态改善。不过,在专家们看来,目前治沙的成果还只是初步的,生态还很脆弱,仍然处在爬坡过坎阶段。

“治沙的过程很不容易,我们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史社强说,“下一步要研究总结新的更好的治理技术和模式,引进新的优良树种,提高林分质量,使防护林提质增效,让脆弱的生态系统稳定下来。”

石长春强调:“毛乌素沙地治理,仅仅是刚走过了用灌木等拴住流沙的初级阶段,进入恢复利用沙漠的新阶段。过去‘三翻五种,十年九不收’的沙化耕地,如今变成了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成为陕西省的第二大粮仓。但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要达到历史上疏林草原的景观仍有较大差距。今后还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科学试验,筛选出适合的林木草种,不断创新技术模式,将毛乌素沙地现有的以灌草为主的植被,改造成为乔灌草相结合、针阔混交的稳定林分。”

专家指出,毛乌素沙地的大量流动沙丘已变成固定沙丘,但沙地还没有消失。沙地要变成有更高生产力的土壤,需要艰苦的努力、漫长的时间。

潘红星表示:“沙区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容易、恢复难。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治好了、消失了,它可能仍然是沙化土地,只是表面变绿了、沙化程度减轻了。”

“毛乌素沙地初步得到治理,成效明显。不过,要形成稳定的荒漠生态系统,还需要较长时间。目前的治理成果具有脆弱性、不确定性,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下一步需要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巩固防沙治沙成果,稳步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潘红星说。

“根据气候模式的预估结果,未来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将继续升高;西北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也呈现增加趋势,但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黄磊介绍。

目前的气候预测显示,未来一段时期的气温与降水情况,有助于沙地自然植被恢复与人工造林成活。王钊建议,在适宜的气候背景下,继续加大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巩固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成效,持续加强生态治理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记者 刘 毅 赵贝佳 版式设计:张丹峰)

《人民日报》(2020年12月02日 第18版)


责任编辑:星河网 祁文海
  • 分享到:

星河网  2020-2027  

官方网站:星河网  国际网址: http://www.xhsktvw.cn/

网站名称:星河网 文化定位:文化门户 文化方向:联合传媒

本网投稿交流信箱》whch111@126.com  

@星河网2025北京 官网:www.xhsktvw.cn 宗旨:开启文化新时代 筑梦产业新征程     

本网络平台 联合官网入口

官网:www.xhsktvw.cn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1

官网:星河网.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2

星河网 2025阶段性接入DeepSeek - 探索未至之境  https://chat.deepseek.com/sign_in


网站版权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转发的世界文化产业各种资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讯、资料、数据、信息,均为星河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未尽事宜详见本网单页免责声明。本网热诚真诚欢迎世界各界友人联谊、交流及合作共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作出应有的责任、使命及更大的贡献。 

星河网全球战略合资伙伴》: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家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 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夕爱工程北京康养基地 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办公室 

星河网络新时代核心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 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网 星河网-斯卡布罗集市新锐文旅品牌平台 北大纵横集团 中农未来控股集团 晞致格集团 国普网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  拥军爱警网 

星河网络中长期阶段核心战略合作伙伴:国家品牌总网 喜善会 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 全国老干部健康事业优品评选中心 城市建设杂志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新商务周刊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核心合作单位 中报聚焦市场调查中心  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国普网视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 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拥军爱警网 融媒体中心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 中南建筑集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委文化基地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班招生办公室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基地  责任天下 华夏高新  森济堂集团  北京龙文化集团  中视玲珑来喜文化集团  万君畅集团 苏州市吴江鹏豪丝绸有限公司 国华泰龙集团 隐空间  广东天星传媒有限公司 国信商学  禧福汇 融创集团 林盛果业 星河网络文化集团  星河文化产业集团  星河实业发展集团  央视娱乐百分百  央视善行天下 央视德耀中华栏目组等 传奇之果 星河书画院 星河生物 星河影视 星河文旅 星河商业 福成集团 鸿盛集团 百灵集团 星河肿瘤康复集团 星河康养 国医康集团、叶天士中医馆 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 天九集团 全国工商联 橡树网 右江论坛 星河酒业 星河茶业 星河特产 中视集团 星娱影视 京乐坊 北京二商集团 法治中国 星河商业 星河商务 星河酒店 星河三农 星河电商 鲁芯智能 旅 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朝阳鸟化石博物馆 牛河梁红山文旅小镇 新农村-小平房村 龙兴矿冶 旭华农业 南山果园 美乐电子 等企业事业 信息 管理 服务 诸中心 等 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 2025年度产业协作工作更新中

--------------------------------------------------------------------------------------------------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河网CEO·总编辑 祁主任  星河网 2020--2027 全权管理运营  2025~ 2035规划 版权所有】

************************************************************************

星河网  版权所有                     使  

版权所有©星河网2025,www.xhsktvw.cn,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星河网2025 by www.xhsktvw.cn,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