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考顶替事件会引发众怒?背后是寒门学子对公平最后的渴望
- 2020-06-28 18:25:04
- 来源:百家号 小生探职场
最近这段时间刷手机的时候,总是能看到一些寒门学子被顶替上大学的事情,前段时间也是因为众多相似事例的曝光,关于顶替上大学这种现象才被大家关注,霸占了热搜和新闻热榜好几天,热度不断上涨。
也正是因为有了几乎是全民的关注,被顶替上大学这种现象才逐渐被大家重视,让受害者敢于发声,去争取自己本应该有的上大学读书的权力。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高考顶替这件事情会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反响,首先大家都知道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大家都会把人生逆袭,咸鱼翻身的机会寄托在高考和上大学这件事情上,大家觉得教育的公平能改变的自己的命运和人生轨迹。
没有可比的出生和家境,也没有可以依靠的爹妈,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人生这件事情,相比于前者无法改变的不公平和差距,这是最公平的了。
但是如今,被大家认为是最公平的教育的光环也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因为相关事件的持续发酵,各种各样的高考顶替事件也不断出现。
1. 山东农家女陈春秀被顶替上大学
2. 山东女子苟晶发帖称两次被高考顶替
3.央视主持人康辉高考差点被人顶替
原来,央视主持人康辉当年也差点被人剥夺掉了去北广读书的机会,就差一步可能他和“央视一哥”就失之交臂。
康辉高考的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广,领先第二名和第三名一大截。
可谁知道,一家人满心欢喜的等待也没有盼来北广的录取通知书,后来康辉的父亲给北广招生处打电话,对方竟然说没有收到康辉的成绩单。
康辉的父亲一听就着急了,自己的儿子前途就是完全寄托在这张成绩单上面,怎么北广那边会没有收到呢?
后来才知道,康辉的竞争对手里有一个人家里是当地教育局的领导,他强行扣留了康辉的成绩单,想要自己的女儿因此可以胜出。
不得不说,手段之卑鄙令人发指。
好在康辉的父亲不畏强权,带着证据就上了北京,最后在父亲的努力下总算没有让悲剧发生,这才有了康辉后面的精彩人生。
原来康辉一心只是想上广播学院,后面的支援都是随便填的,大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味道。
想起这件事,康辉至今仍旧心有余悸,他说:
“如果没有父亲的奔走,我的人生必定要被改写。”
康辉家的经济条件本身就不是很好,假如那年他没有考上自己喜欢的北广,可能现在的他就和我们中的多数普通人一样,为了生活四处奔波,成为打工族的一员,背上行囊背井离乡。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两种人生带来的改变将是天差地别,而且造成这种现象的,错并不在于自己,并不是他的能力不行,而是没有家境背景的他,注定要被某些掌握权力的人所压迫。
普通人在强权之下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
我们常常说:教育,是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公平。
可如果这道底线也失守了,那么寒门子弟想要翻身可真的是上天无门。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二八定律,指的是这个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剩下80%的人在为争夺剩下那20%的财富而努力,可教育不该成为有钱有权人士的工具。
说的难听点,对于富家公子哥来说,学习读书可能是一种兴趣爱好,可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这可能就是他们唯一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读不读书,读不读大学,过的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没有高考,你拿什么去跟那些富二代竞争,穷人如果不读书,拿什么和命运做斗争?
看到这里,我相信总会有人站出来说读书无用,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的观点。
从现实来看,寒门学子能读上名校的几率越来越小,你看看那些名校里面有几个的是来自农村的。也有人会说即使读了名校又有什么用呢?出来还不是一样打工 ?
最近在逛某问答平台的时候,看到一位博主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现在上大学和不上学有区别吗?”
这个问题引来了很多网友的回答,在上百条回答中,我看到了一条回答打动了自己,回答的主人公初中毕业就走上社会打拼了,他对于读大学的理解是这样的:
“以前我也觉得读不读书没所谓,甚至名校毕业出来还不是打工,也赚不到钱。只要自己有本事,就算不读书也能出人头地,所以我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
我在武汉的工地做过搬砖,每天装水泥的车几点到我们就要几点起,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经常都是凌晨两点就起床。
后来去工厂上班,一站就是一个晚上,从晚上8点到早上8点,半夜12点的夜宵就是一包干吃的方便面,伙食也很差。
上厕所也要签字,不批准就不给去,每次上厕所都不能超过5分钟。
为什么我会去做这些事?因为我没有读过大学,不是没有文凭。
疫情期间,硬核医生张文宏凭直言快语,十分亲民接地气的性格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这位硬核医生也一下子爆火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张文宏来自上海,一家人在上海生活,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张文宏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自己的努力,这位网红医生也是出生寒门,我们口中的“寒门学子”,他出身卑微,就是靠着读书才能在上海定居下来。
他的父母都是农村的贫苦农民,张文宏通过高考进入了上海医科大学,后来又在复旦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医学权威教授。
同样,《超级演说家》舞台上的刘媛媛,高中的时候是全年级总共两百多名,他考一百八十多名的那种,为了能考上自己心中梦想的学校北大,她像发了疯一样的去努力,但是高考的还是没考上,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四年之后,他如愿考回了北大,如今走在了创业的道路上。
这个社会是很现实的,如果你没有资源、没有人脉,你可能连饱饭都吃不起,这样的寒门人士,如果我们不靠努力读书来改变命运,我们还有什么本钱?
都说穷人有仇富的心理,是因为富人掌握财富的同时,他们还一定程度上垄断了社会的很多资源,让很多本就出生平凡,没有资源和背景以及人脉的寒门学子来说,可以说是掐断了很多他们原本可以向上的路。
之前听过一句让人觉得很心酸的话:穷人奋斗一辈子,也许才能和富人坐在一起喝杯咖啡。
可你不知道的是,能够和富人一起喝杯咖啡的穷人,却是风毛菱角的数量,而且他们都是通过读书走这条路拼杀出来。
为什么说人一定要读大学?
因为读大学是你能够接触到更高层次圈子所付出的最低成本,在那里你甚至可以免费获取到信息、资源和人脉。如果你没有这种志向,敢于平凡,那当我没说。
起点的高度虽然不能直接决定你能不能大到达终点,但是它可以让你无限接近于终点,要知道很多人奋斗一生都未必能够抵达终点,我们拼命的努力工作赚钱,不就是一直坚信着心中的那个终点在某一天能达到不是吗?
所以,人生这张仅有彩券,如果你不能把握住,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有这么好的翻身机会。
网络上有过一张凌晨时间表,瞬间走红:
这世上最残酷的真相,就是不吃学习的苦的人,就要吃生活的苦。
之前在网络上有一张照片,号称国内顶级的饭局,桌上的随意一人都是大佬,都毕业于国内响当当的名牌大学,这样的一桌人坐在一起,即使忽略掉他们大佬身份,光看学历也毫无违和感。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毕业的大学。
腾讯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
美团王兴,毕业于清华大学。
联想杨元庆,毕业于上海交大。
今日头条张一鸣,毕业于南开大学。
小米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
这个社会很残酷也很现实,想要体面的生存和活着,就必须得用尽全力往上爬,不然只能在艰难中委屈,在社会的谷底里辛酸挣扎。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句台词:
生活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于真正的生活,就是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其实读书的过程就是如此,你现在付出的努力,你现在的坚持和不放弃,你现在熬的夜做的题,都是在为将来的自己买单,为将来的生活在买单。
人家用未来的钱来替现在的生活买单,而你是在用现在为未来的生活买单,前者的先甜后苦,后者先苦后甜,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
读书,很多时候更像是一张入场券,他可以让你去一个更高级的场所,有机会去结识一些优秀的人才,和那些出身比你好的人交际,甚至是同台竞争。
当然有些人也会抱怨,读书这么辛苦,将来出来还不是打工,而且读书要花不少钱,甚至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现在读书花的钱,未来不知道要工作几年才能啊赚回来。
没错,看上去好像是这么个道理,读书的确很辛苦,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无法立刻变现。有些人会说读书很贵,可相比之下,你未来要吃的苦,这笔钱难道不是最低的成本吗?
再者,现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那些说读书贵的人,无非都是各种补习班的费用,
什么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因人而异,你愿意让孩子去报,自然费用就高,但也未必报了补习班就一定有效果。
可你在读书阶段所付出的辛苦,在未来的某天,也许会让你感激自己曾经读书吃过的苦,如今终于开花结果。
还是好好上学,因为那是你去看世界最近的路。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