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富有,是让千千万万农民富起来

  • 2020-06-27 16:42:43
  • 来源:光明日报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真正的富有,是让千千万万农民富起来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的菌草人生

  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

  走进生机盎然、绿意浓浓的福建农林大学,来到校内的菌草园,“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牌子,让人眼前一亮。今年77岁的林占熺依然是这里最忙碌的人。这位“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与菌草结缘已有50个年头,而他的菌草扶贫之路也走过了33年的历程。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名科技工作者,他的扶贫之路极不平凡。“扶贫扶出一个领域,扶贫扶出一个产业,扶贫扶出一个学科。这就是我的扶贫之路,也是我的菌草人生。”林占熺对记者说。

真正的富有,是让千千万万农民富起来

5月4日,林占熺(左一)来到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口镇谢坊村指导村民种植巨菌草,助力乡村振兴。李晶摄/光明图片

  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初心

  坐在办公桌前,身材敦实、脸庞黝黑的林占熺像是一位充满田野与阳光味道的长者。透过数十年扶贫岁月刻在他身上的痕迹,记者对这位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的敬意油然而生。“在扶贫路上,我只是一个小兵。过河的卒子不回头,要一直往前走!”林占熺的话就像他培育出的菌草,实实在在、充满朝气。

  是什么驱使着这位“过河的卒子”,在山区、在海岛,在神州大地最艰苦的地方、在五洲四海最贫困的角落里,摸爬滚打半辈子而无怨无悔?“对扶贫事业如此执着,是因为我小时候对贫困的体会太深了!”林占熺这样诉说自己的初心。

  林占熺出生在福建连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光脚丫上学、地瓜片充饥的童年时光,使他对山区的贫困生活刻骨铭心。农村的一草一木、农民的艰辛,从小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早在小学读书的时候,他就知道米丘林把苹果北移而使农民获得收获的故事。他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像米丘林那样为人民作出贡献。因此,后来报考大学,他所填的志愿全部都是农业院校。“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是我的衣食父母,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这个如同从泥土里长出的念头,经常萦绕在林占熺心中,挥之不去。

  1970年10月林占熺调到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从此开启了他的菌草人生。到了80年代,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然而,当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它所采用的原料都离不开阔叶林、小麦、米糠,其间存在的“菌林矛盾”“菌粮矛盾”是显而易见的。这两对矛盾不解决,食用菌生产就很难得到可持续发展。1984年,林占熺随福建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闽西山区长汀县。长汀是福建水土流失的重灾区。面对只长野草的荒山秃岭,林占熺认真思考:能不能变草为宝,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

  说干就干。当时一无实验场所,二缺科研资金,三少设备资料,林占熺就贷款五万元建起了第一个实验室,开始了艰难的研究历程。1986年10月,林占熺的野草栽培食用菌技术终于面世。这项食用菌生产新技术很快受到社会的重视,连续获得国际国内发明大奖。是用这项技术去办公司挣大钱,还是把技术推广到农村去,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林占熺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曾对我说,‘虽然你的这项技术能让自己成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但这不是真富有;只有让千千万万的农民都富裕起来,你才是真正的富有’。我永远记住了这句话。”林占熺说。

  扶贫扶出新学科、新产业

  从此,林占熺走上了一条以菌草技术为核心的扶贫之路。30多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到山区、海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推广菌草技术,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福建尤溪县联合乡连云村是林占熺技术推广的第一站,林占熺手把手地教当地农民草栽食用菌技术。为打消大伙的顾虑,他公开承诺:“赚钱归你,亏了我赔。”菌草技术终于帮助这个小山村彻底告别贫困。“一年脱贫、二年致富、三年盖新房、四年讨媳妇。”当地老百姓用这样的顺口溜来赞美林占熺“点草成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菌草技术先后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科技兴农计划、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项目、智力支援新疆项目,还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重中之重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技术扶贫计划首选项目,并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列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春去秋来,如今,菌草技术已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0多个县(市、区)、全球10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林占熺也因此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扶贫状元”(1995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2017年)等荣誉。

  林占熺从事菌草技术研究30多年,是一个从破题到突破、从成熟到推广,不断深化拓展提升的过程,如今已逐步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涵盖种植栽培、畜牧养殖、水土流失治理、生物能源等多个领域;技术的应用也从单纯的推广向产业化发展方向迈进,由此开创了“菌草学”这门新型学科,催生了“菌草业”这一新型产业。

  在林占熺的办公室里,挂着两张“作战地图”,一张是中国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地图上满满地标上了红五星。“这些地方都是我们菌草扶贫的重点地区。”林占熺激动地站起身,在“作战地图”前向记者一一解释每个重点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给我们带来巨大鼓舞与激励。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脱贫攻坚这根弦,坚决打好这场硬仗。目前,我们主要把重点放在生态产业扶贫这一领域。”林占熺介绍,30多年来,菌草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推广经历了小农户推广、整村推进、区域发展、以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发展等四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菌草技术的推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菌草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全国已先后建立44个各具特色的菌草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分布在福建、四川、湖南、海南、贵州、浙江、江西、内蒙古等地,成为我国各省、区、市菌草产业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以及集成、转化与辐射中心。

  林占熺说,当前,已形成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以企业投资带动技术推广应用为特征的扶贫新格局:国家菌草中心和产业示范基地为国内外近百家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在生态脆弱地区以产业投资带动生态建设,形成以菌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比如近年来,我们在贵州黔西南建立喀斯特石漠化区域菌草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助力黔西南州建设‘西部草都’和牛羊肉、食用菌生产供应基地,通过示范基地服务一批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开展精准扶贫,成效十分明显。”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之年,生态脆弱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们要有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林占熺说,今年,预计将在黔西南州种植巨菌草25万亩,发展食用菌栽培和养畜业,并进行石漠化治理。同时,将在黄河两岸及福建平潭、湄洲等海岛开展菌草生态治理;在新疆和田、喀什、塔城,西藏林芝、日喀则,陕西延安和甘肃定西等地进行生态扶贫。近日,林占熺所在的福建农林大学还与有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依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探索菌草援外新机制,开展菌草业的长期国际战略合作,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技术扶贫观:把技术门槛降得越低越好

  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户为导向,这位年近八旬的老“科技特派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扶贫观:把扶贫技术的门槛,降得越低越好。

  菌草技术犹如“离离原上草”,只要一扎根,就有顽强的生命力。扶贫路上,林占熺始终把农民、农村、农业当作自己扎根的大地。“别人说他不像教授,因为他总是把自己的菌草技术简化再简化,以致被人诟病技术含量太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评价。

  “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这是林占熺最朴实的追求。为了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人人都能最快地掌握菌草技术,他把自己发明的技术一再简化,拆除一切技术壁垒,直到大家“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即使是最落后地区、最贫困群体,也都能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实现千家万户参与、千家万户发展,大大提振了农户的自尊自信,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如今,随着菌草产业的发展,他又亲手指导设计产业链,建立农户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了农户是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悠久深厚的“农民情节”,让林占熺永远站在农民的立场,瞄准脱贫攻坚最短板之处。到最贫困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生态最脆弱的地方去,到发展条件最差的地方去,开创出一条生态扶贫的崭新大道。为了扶贫攻坚,他跋山涉水,在全国500多个贫困县来回奔波劳累,几次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数十年的扶贫路,他失去一位亲人,断掉两条肋骨,让三代人受累,遭遇四次生命危险。”人们这样总结林占熺的扶贫历程。

  用草种菇、用草养牧、用草发电、用草治沙……视草如命的林占熺,把自己的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三十多年如一日,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耕耘奉献的精神,简朴的他终于迎来今日的菌草青青,成为“真正最富有的人”。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7日 01版)


责任编辑:星河网 祁文海
  • 分享到:

星河网  2020-2027  

官方网站:星河网  国际网址: http://www.xhsktvw.cn/

网站名称:星河网 文化定位:文化门户 文化方向:联合传媒

本网投稿交流信箱》whch111@126.com  

@星河网2025北京 官网:www.xhsktvw.cn 宗旨:开启文化新时代 筑梦产业新征程     

本网络平台 联合官网入口

官网:www.xhsktvw.cn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1

官网:星河网.中国      工信部网络备案:ICP2024015282 -2

星河网 2025阶段性接入DeepSeek - 探索未至之境  https://chat.deepseek.com/sign_in


网站版权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转发的世界文化产业各种资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讯、资料、数据、信息,均为星河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未尽事宜详见本网单页免责声明。本网热诚真诚欢迎世界各界友人联谊、交流及合作共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作出应有的责任、使命及更大的贡献。 

星河网全球战略合资伙伴》: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家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 中社社会发展基金会夕爱工程北京康养基地 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办公室 

星河网络新时代核心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 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网 星河网-斯卡布罗集市新锐文旅品牌平台 北大纵横集团 中农未来控股集团 晞致格集团 国普网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  拥军爱警网 

星河网络中长期阶段核心战略合作伙伴:国家品牌总网 喜善会 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 全国老干部健康事业优品评选中心 城市建设杂志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新商务周刊 华夏融媒体联席会核心合作单位 中报聚焦市场调查中心  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国普网视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 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拥军爱警网 融媒体中心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 中南建筑集团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委文化基地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班招生办公室  全国廉政与法治建设研修基地  责任天下 华夏高新  森济堂集团  北京龙文化集团  中视玲珑来喜文化集团  万君畅集团 苏州市吴江鹏豪丝绸有限公司 国华泰龙集团 隐空间  广东天星传媒有限公司 国信商学  禧福汇 融创集团 林盛果业 星河网络文化集团  星河文化产业集团  星河实业发展集团  央视娱乐百分百  央视善行天下 央视德耀中华栏目组等 传奇之果 星河书画院 星河生物 星河影视 星河文旅 星河商业 福成集团 鸿盛集团 百灵集团 星河肿瘤康复集团 星河康养 国医康集团、叶天士中医馆 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 天九集团 全国工商联 橡树网 右江论坛 星河酒业 星河茶业 星河特产 中视集团 星娱影视 京乐坊 北京二商集团 法治中国 星河商业 星河商务 星河酒店 星河三农 星河电商 鲁芯智能 旅 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朝阳鸟化石博物馆 牛河梁红山文旅小镇 新农村-小平房村 龙兴矿冶 旭华农业 南山果园 美乐电子 等企业事业 信息 管理 服务 诸中心 等 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 2025年度产业协作工作更新中

--------------------------------------------------------------------------------------------------

【主管单位:星河网编辑委员会  文化强国编辑委员会 星河时空(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河网CEO·总编辑 祁主任  星河网 2020--2027 全权管理运营  2025~ 2035规划 版权所有】

************************************************************************

星河网  版权所有                     使  

版权所有©星河网2025,www.xhsktvw.cn,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星河网2025 by www.xhsktvw.cn,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