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星河产业>>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 2020-05-28 08:32:57
- 来源:纪实中国综合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总称世界环境保护日。
2019年世界环境日由中国主办,主场活动设在杭州,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今年我国六五环境日的主题。
世界环境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绿色家园
【人民网】六五环境日:以全民之力书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丁亦鑫
2020年6月5日,迎来了一个与往年不同的六五环境日。
这一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
这一年,也是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年。
正因如此,如何书写美丽中国的新篇章,便成了备受瞩目的议题。
三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国各地区纷纷出实招、动真格、全民共同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之年,建设美丽中国。
坚定信心集各地之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文明离不开埋头苦干,必须多积尺寸之功。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战役,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快看现在的天空,雨后居然是双彩虹!”5月28日,家住北京通州区的卢女士发朋友圈惊呼道。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40天,空气重污染天数为4天,首次全年未出现严重污染日。
蓝天保卫战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河北提前实现蓝天保卫战2020年目标;广东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四年整体达标;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2019年,各地开展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定点帮扶,3年间交办各类问题15.59万个。
“蓝天白云更多,清新空气常在”成为现实。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4%。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发现污染问题及时整改,现在这里年均值优于V类考核标准。”在“华北明珠”白洋淀上游的定州孟良河西柴里村东桥断面处,定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说。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大江大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指明了方向。目前,全国累计完成2804个饮用水水源地10363个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6.7%;长江经济带95%的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渤海50条国控入海河流中46条水质达标,劣Ⅴ类国控断面由10个降至2个。
在农村人口供水保障上,过去一年,我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已累计投资553.7亿元,提升了548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土壤是“生命之基,万物之母”。与大气、水污染相比,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难度更大。2019年,生态环境部推动完成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新核定各省份污染耕地治理目标,稳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湖北出台我国首部针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甘肃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详查;山西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调研。
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广东2019年累计公布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监管企业447家,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地块共1418个。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不断夯实,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力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停伐这些年,我们树越长越粗,越长越高,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了,生态变得越来越好。”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局北岸林场职工周义哲高兴地谈起停伐带给林区的可喜变化。
污染要治理,生态破坏更要修复,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环境治理的成果,实现长远和谐发展。2019年,生态环境部大力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推动评估和勘界定标,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三年累计发现34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重点问题5740个,已完成整改3986个。
我国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转变。目前,我国已建立275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7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显著提升,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日益美丽动人。
汇聚力量以全民之力书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自2018年开展以来,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从六旬老人到少儿孩童,从普通市民到社会组织,生态文明理念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自觉践行绿色发展、共同保护美好家园,正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
正在开展“零污染村”试点的浙江永嘉县岩坦镇源头村,就有这样一批志愿者正在行动。“我们环保志愿服务队一共二十多人,不定期到村里开展环保宣传,今年以来已开展环保宣讲12场次,编印并分发《‘零污染村’建设手册》,上门采集调查问卷,无偿提供全降解环保袋等环保替代品。”目前,全村300多户家庭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分类垃圾桶入户率达到100%。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物多样性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环保组织义不容辞。“过去一年,我们最自豪的是和互联网平台合作,让公众参与公益保护地的认领。截至目前,已经有1.7亿人次的网友认领了公益保护地,‘人人一平米保护地’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马剑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61家社会组织加入到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贡献力量。
环保队伍是有限的,但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2019年,温州市4000余名民间河长全面参与日常巡河护河工作,共发现、协助解决1335个问题,切实助力行政河长履职,助力水质提升;义务植树,是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仁村每年都会进行的活动。57岁的村民同扎桑登说,一听说要搞绿化,村里九十多户居民几乎家家都要参与;村民争当志愿者,换来江水绿如蓝。铜陵市义安区胥坝乡,有一支平均年龄63岁的志愿者队伍,出于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这支“长江清洁保护志愿服务队”主动肩负起保护长江的使命。
良好生态环境是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没有人是旁观者,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
2018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这些举手之劳的日常小事正是《规范》中提出的,贴近生活、操作性强,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美丽中国建设行动者,共同守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今年6月5日前夕,生态环境部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献唱主题曲、制作情景剧、生态环保摄影、书法、国画大赛等等,各地纷纷积极响应。除此之外,地方也交出一张张创新独特的答卷。浙江省长兴县人民法院法官走进校园,为小学生们讲解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知识;湖南多位歌手主持人为六五环境日活动发声助阵;河北石家庄环保公众设施将集中线上开放……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重在全民参与、共同行动。如今,环保理念更加普及,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渠道逐渐拓宽,将环保实践融入日常,每个人都会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2020让我们共同书写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新篇章。
【新华网】你我的绿水青山共同的绿色家园——写给2020年六五环境日
新华社记者 高敬
倏忽之间,我们走进了2020年6月,即将迎来一个特殊的六五环境日。
言其特殊,有多重意义。
一来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良好生态环境应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我们不能一边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因此,今年能否顺利完成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各项目标任务,到年底就要交个账。
二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产生活的常规节奏被打破,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可能有一些地方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减弱,出现放松污染防治要求的苗头。尤其是随着加快复工复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项目加速推进,生态环境面临的反弹压力也相应增加。
正因如此,在这个特殊之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更显非凡。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中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步伐愈加坚定。
3月,重访浙江安吉余村、考察西溪湿地;4月,走进秦岭深处,察看生态保护情况;5月,在汾河岸边了解流域综合治理成果。
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三赴地方考察,生态环保主题贯穿其中,不断夯实各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再次向社会传递出生态环境保护不放松、不开口子的决心。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部长通道”上的话掷地有声——我们不能因为遇到困难、遇到挑战,就放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就放松对环境监管和环境准入的要求。
不仅如此,在一再强调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的当下,中央财政资金今年对生态环保的投入未见压减,而是同比进一步增加。
因为绿水青山是我们共有的绿色家园,蓝天白云是你我共享的民生福祉。
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蓝天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体现在数据公报上,更在我们一呼一吸的空气里、在每天路过的那条小河里、在家门口越来越多的绿地公园里。
我们看到,刚刚过去的5月,北京、河北等地频频现身的蓝天白云,美得让人心醉。前几年雾霾压城的“噩梦”,似乎已经尘封于并不遥远的记忆之中。
我们看到,曾经臭气熏天、河面上长满水葫芦的练江,如今居然已有白鹭翩跹,人们路过河边不再“掩鼻而过”,期盼着早日恢复往昔水清岸绿的容颜。
我们看到,长江两岸一度码头林立、“化工围江”、伤痕累累,经过连续几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母亲河正在逐步恢复生机活力。
但我们也看到,秋冬季空气污染仍不时来袭,河湖生态治理还需加强,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
已然穿上新鞋,就不能再走老路。中国经济的底色正越来越“绿”,煤炭消费占比下降,单位GDP能耗下降。曾经多见的企业偷排超排问题越来越少,环境守法正在成为常态。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今年我国六五环境日的主题。这意味着,守护绿色家园,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需要每个人做出自己的努力。
从5月开始,家住北京的居民扔垃圾时,开始考虑自己家的垃圾分类做对了没;身边越来越多人选择共享单车的绿色出行方式;超市、水果店里,顾客自备购物袋渐渐成为新的生活习惯……
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绿色家园。你我携手同行,让绿色浸染每一座大山,让梦想炫亮每一条江河。
生态环境部发布《环保人之歌》
为进一步展现生态环保人的铁军风采,鼓舞士气,昂扬斗志,凝聚起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工作者、生态环保志愿者的磅礴力量,生态环境部近日向社会发布《环保人之歌》,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
- 分享到: